问题 问答题

2010年7月以来,以食品为主要“推动力”的物价上涨压重了我国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同样倍感压力的,还有各地与居民直接面对面的物价部门。“2010年,A省价格工作最主要的成绩应该是保持了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的分组讨论间歇,A省物价局局长W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A省物价局结合国家稳定物价的有关政策和A省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在保持了该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他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物价管理工作也还有多重有待提升的空间,其中建立起价格监管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W表示,“十二五”开局之年,物价管理工作的挑战很多。无论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传递出的信号,还是从目前大多数专家的论断上来看,2011年的物价水平要比2010年高,尤其是上半年将呈上升趋势。一直以来,物价调控都稍显滞后,与居民对物价部门的工作预期有差距。“在我国居民看来,他们感受到的价格上涨要比CPI显示的数字高。当前物价工作存在比较尴尬的情况是‘事前预测不了,事中比较被动,事后采取措施’。”W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监管,需要调整思路,总结经验。物价管理队伍的人员、工作方法,还没有完全跟上与时俱进的价格情况“前进步伐”,对于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有些方法不对路,略显沉旧。“虽然改革开放30年了。价格改革也有30多年了,但是物价管理主要运用的还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相对较少。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感觉到,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种类也很有限,”W举例说,“与《价格法》配套的法规不完备,同时缺少及时的修改补充。”
“‘十二五’期间,物价部门要依法制价。”W认为,依法制价是整个价格监管链条中一个相对薄弱的内容。他建议国家修订《价格法》,同时配套与《价格法》相关的规定等内容,使之形成完整的,带有可操作性、指导性的法律体系。
阅读材料,试分析A省在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答案

参考答案: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价格监管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二是物价凋控滞后,监管物价思路禁锢,经验缺乏,“事前预测不了、事中比较被动、事后采取措施”,与居民预期有差距;三是物价监管人员思想、工作方法陈旧,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运用较少,无法妥善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四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及时的修改补充。
具体解决对策体现在,一是建立长效的价格监管机制,形成良好的价格环境,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二是解放思想。增强物价变动预测能力,采取应对措施,争取主动,维护居民利益;三是转变思想和工作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完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物价、调控物价的功能,强化价格监管的经济和法律手段,积极妥善应对各种新问题;四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规,增强维护物价稳定的制度保障。

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答题 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