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你认为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

参考答案: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往往是若干因素交织在一起。有些现象可以找到原因,但有些目前还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一)社会地位

不同的社会地位是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男女两性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地位的差别,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差别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一般来说,男女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异越大、越固定,语言上的差异就越大。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因而在语言中出现了许多妇女专用的贱称,甚至许多妇女只有姓而没有名。

我国东北鄂伦春族曾经有一个比较漫长的狩猎经济时期,早期母系社会女尊男卑的痕迹在语言中还有所反映。鄂伦春语中,“氏族”一词直译成汉语是“女人们”,体现了妇女的崇高地位。这个民族的妇女可以说“这是我的家”,而男人只能说“这是家”,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妇女才有家,男人没有家。男人经常说“这是我妻子的家”“那是我妈妈的家”,以区分他不同的住所。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

男女的社会分工和文化角色的差异往往造成语言使用的某些差异。比如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里,男性从事社会工作,而女性则留在家里操持家务,他们使用的语言也会在某些方面反映这种差异。美国语言学家克雷默1974年做过一项研究,认为男女说话涉及的主题不同,男人谈论生意经、政治、体育的多;而女人谈论社交生活、吃什么喝什么、家里有什么麻烦的多。

(三)社会价值取向的制约

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它总会形成一些无形的标准,对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迫使人们说话时注意自己的社会身份,遵守这些无形的标准。每个社会都知道男性该怎样说话,女性该怎样说话。据调查,在男女的交谈中,男性说得多,占用时间长,而且往往控制话题。有人在聚会上观察一对夫妻长达三个小时的交谈,发现此间丈夫说话占用的时间是妻子的五倍。显然在人们的潜意思里,女性应该少言寡语,尤其在社交场合不应比丈夫的话多。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秦文君《红书包》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1)很多人说“三岁看大”,可是我分明感觉孩子的秉性和悟性是由着成长来雕琢的,时时都存在着改变的可能。

(2)距离现在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同班的女孩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3)记得那天天气很干燥,我不知道喝了多少水却还是在喝,注意力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扭过脸一遍一遍地看它,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仿佛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那天放学时,女孩就走在我的前面,我跟着走,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原来人人都看出了它的好,被这种认同感影响着,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4)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去街上寻找,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着看,一会儿退远点看,过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它是我最想要的。”

(5)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请给我买吧,妈妈。”“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6)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

(7)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父亲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8)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那个背红书包的女孩,我对她微笑了,心里充满模糊的好感: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她的一样。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晚上,母亲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父亲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9)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父亲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父亲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跟着去争,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10)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那个女孩。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款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11)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看开了很多,能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12)那个红书包用旧后,我像宝贝一样珍藏了好多年。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已经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小题1:选文以“红书包”为线索,作者围绕“红书包”写了的“我”的一个经历,根据选文内容在下面横线处分别填上一个4字词语,用来反映这一过程。(3分)

非常喜欢→         → 四处寻找→         →磨父母买→ 抢过狂喜→        → 珍藏回忆

小题2:选文开头说“我分明感觉孩子的秉性和悟性是由着成长来雕琢的,时时都存在着改变的可能”,阅读全文后,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小题3:第(8)段中,“见了那个背红书包的女孩,我对她微笑了,心里充满模糊的好感”,说说你对句中“模糊”一词的理解。(2分) 

小题4:选文第(4)段中说红书包“是我最想要的”。这一想法产生之后,哪个细节最能表现“我”的想法的强烈?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5:文章第(10)段概述第二天发生的事情。这一情节在文章内容上、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