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情况时,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步骤的先后关系是:先______; 后______.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这种计算加速度的方法,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误差.(选填“系统”或“偶然”)

答案

(1)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所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A=

s3+s4
2T
=0.86 m/s

用逐差法来计算加速度

a1=

s4-s1
3T2

a2=

s5-s2
3T2

a3=

s6-s3
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a1+a2+a3
3

a=

(s6+s5+s4)-(s3+s2+s1)
9T2
=0.64 m/s2

这种计算加速度的方法,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

故答案为:(1)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

(2)0.86            

(s6+s5+s4)-(s3+s2+s1)
9T2
   偶然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