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文化?(10分)

答案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建社会和谐文化,是由建设有中国特色注意的经济、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5分)

②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和谐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本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辩证唯物论知识的理解。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两方面结合材料回答。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并回答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 * * , * * 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 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 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 * * 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6字概括)

2.为了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诸葛亮认为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体现了诸葛亮在本文中提出的“____________”的思想。

4.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联系下面一段材料,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贤才,国之宝也

  诏曰:“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姜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急切地)于版筑鼓刀之徒(筑墙和杀猪的人)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贤人而为之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