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写于南北朝的某书记载:“自晋宋以来,视□□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中的文字应该是

A.洛阳

B.成都

C.杭州

D.广州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南北朝后期,一位南朝官员到洛阳,感慨的说:“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狄夷。昨至洛阳,始之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之后战乱频繁,洛阳成为废墟。

多项选择题

香料厂对自己的损失,可以采用以下哪些方法获得补救
(二)广州某香料厂在东北炼油厂购买了石油醚35吨,于当天在保险公司投保了货物运输险发往广州。不几日,货物安全抵达广州吉山火车站,站方用电话通知香料厂提货。由于该厂无化工危险品的运输能力,故委托广州A仓库协助运输。主要运输程序是:A仓库组织车辆人员由吉山火车站的铁路大罐车内卸下石油醚,装到汽车罐车上运送到A仓库,再由A仓库分装在 53加仑的铁桶内最后运到香料厂。
  A仓库接受香料厂的委托并收取装卸运输费后便开始装卸承运。在往53加仑的铁桶内分装时,由该仓库职工张某带入现场操作,每装完一桶都有相当数量的石油醚流落在桶盖、桶身和地面上。当快装卸完毕时,A仓库组织的个体运输车队带去的装卸工在搬运铁桥板时与凹凸不平的水泥地面摩擦产生了火花,从而引燃了地面上散发的石油醚气体,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烧掉了全部石油醚。
  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立即派人勘查现场,同时也对火灾爆炸的原因及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确认事故属保险责任范围,及时补偿了香料厂的经济损失。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第19条的规定,香料厂将向责任者的追偿权以书面形式转让于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得到追偿权后便向A仓库追偿经济损失,经过大量工作,成功地追回了经济损失。
  现请回答86~90各题中所列的问题:

A.可以要求A仓库赔偿

B.可以要求保险人赔偿

C.只能要求A仓库赔偿

D.只能要求保险人赔偿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

是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庐,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

数年,改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以兵入成都为乱,延赏奔汉州,将戍将讨之。是月,斩朏及同恶者。先是兵革屡扰,自天宝末杨国忠用事南蛮,三蜀疲弊。其后崔宁复侈靡,故蜀土残弊。延赏薄赋约事,动遵法度,仅至庶富焉。建中末,驾在梁州,倚剑南蜀川根本。

贞元元年,以宰相刘从一有疾,诏征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赏与李晟不协,晟表论延赏过恶,改授左仆射。初,大历末,吐蕃寇剑南,晟领神策军戍之,旋师,以成都官妓高氏归。延赏闻而大怒,即使将吏令追还焉。晟颇衔之,形于词色。

三年正月,会浙西观察使韩滉来朝,滉尝有德于晟,因会宴说晟使释憾,遂同饮极欢,请晟表荐延赏为相,晟然之,于是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延赏当国用事,晟请一子聘其女,延赏拒而不许。晟谓人曰:“武人性快,若释旧恶于杯酒之间,终欢可解。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无几,延赏果谋罢晟兵权,时议非之。

贞元三年七月薨,年六十一,赠太保,赙礼加等,谥曰成肃。史臣曰:延赏博涉经史,达于政事,然以私害公,罢李晟兵柄,非守正中立者也。

(选自《旧唐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简约尚:崇尚

B.又何于彼也 限:限制

C.晟颇之衔:怀恨

D.因会宴说晟使释憾:遗憾小题2:表现张延赏达于政事的一组是

①流庸归附,邦畿复完  ②岁凶而无怨者  ③斩朏及同恶者  ④延赏薄赋约事  ⑤领神策军戍之    ⑥延赏果谋罢晟兵权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延赏关心百姓,堪为能吏。他在河南尹、各道营田副使任上,同情流离失所的百姓,为百姓着想,因此百姓安定,很多逃难的百姓归附到他的治下。

B.张延赏能于治乱,文武兼备,在成都任上,面对张朏的兵乱,他奔赴汉州,率部讨伐。张朏及同党被斩杀后,合理安排善后事宜,蜀地成为皇帝的依靠。

C.张延赏与李晟关系不睦。李晟表奏张延赏的过失使张延赏被降职,导致二人关系紧张。而李晟携官妓回师、张延赏派人追回的事使二人矛盾升级,势同水火。

D.张延赏心胸不够宽广。李晟在韩滉劝说下真心与张延赏和解,而张延赏却没能展现一任宰相的胸怀度量,甚至谋夺了李晟的兵权,被时人和史家视为不足。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庐,已其逋债,百姓遂安。(5分)

(2)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