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9岁,3周前发热,全身不适。数天前胸部皮肤曾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后消失。现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食欲缺乏,腹部不适、腹泻。临床检查肝脾肿大;患者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后因中毒性休克、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尸体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弥漫性腹膜炎;回肠末段见有坏死和椭圆形及类圆形溃疡形成,溃疡边缘处肿胀隆起,并见有穿孔。镜下见此处肠壁有坏死,淋巴组织内见有大量吞噬了红细胞的巨噬细胞。
该疾病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肠穿孔
B.大叶性肺炎
C.支气管肺炎
D.心肌炎
E.肝炎
参考答案:B
解析:伤寒病变特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局部可见由吞噬了红细胞、伤寒杆菌等的巨噬细胞形成的伤寒肉芽肿。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皮肤玫瑰疹及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等。伤寒肠道病变以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按病变发展过程分四期:①髓样肿胀期: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略肿胀,隆起于黏膜表面,色灰红,质软。隆起组织表面形似脑的沟回,以集合淋巴小结最为典型。②坏死期:病灶局部肠黏膜坏死。③溃疡期:坏死肠黏膜脱落后形成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溃疡,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孤立淋巴小结处的溃疡小而圆,溃疡一般深及黏膜下层,坏死严重者可深达肌层及浆膜层,甚至穿孔。④愈合期:溃疡处肉芽组织增生将其填平,溃疡边缘上皮再生覆盖而告愈合。伤寒患者可有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肝炎等并发症,但一般不会出现大叶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