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重度缺钠的症状是()。

A.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跳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B.出现烦躁、谵妄、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症状,血压下降乃至休克,少尿乃至无尿,氮质血症等

C.乏力、头昏、手足麻木,但无口渴感,尿量正常或稍多,尿钠、氯减少,尿比重低

D.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

E.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人神志不清、木僵乃至昏迷,常伴有严重休克,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升高

答案

参考答案:E

综合题

(18分)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元丰九域志》等书都记录了大量镇名,其地位仅次于县治。官府在各地设置场务,收取商税。市的地位又仅次于镇,有些市也设置行政机构。有的镇市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如黄池镇(今安徽马鞍山)和沙市(今属湖北)是从属于州县的镇市,却发展为商旅萃聚的贸易中心,黄池镇商业的繁荣已超过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有的镇也升格为县。由于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频繁,官府在不少商船客货辐辏地设置税场,商税收入也非常可观。 

——摘编自邓广铭等《宋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镇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镇发展产生的社会影响。(6分)

材料二 在此期间, 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5万人, 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 从总人口的1.1% 上升为 6.6%. 至1949年增至5766 万人, 从占总人口 5.1% 上升至 10.6%。……从 “五口通商”始, 至甲午战争前, 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麻生《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6分)

材料三          各规模等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较表

规模数1964~19801980~1989增长率指数
城市数增长幅度①城市数增长幅度②②/①
大于200万53.59724.16673
100-200万810.95825.41232
50-100万1814.893028.47191
20万-50万4323.557034.22145
10万-20万5126.786244.91168
小于10万4238.104670.39185
平均16715.8722331.63199
——摘自周一星《八十年代中国城市化的若干新动向》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