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男,62岁,咳嗽气喘40年,5年来间断加重。一周来咳喘、痰多伴嗜睡。血气结果显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下列治疗方法中哪项不正确()

A.静点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B.增加输液量,促进酸性代谢产物排出

C.提高通气量,给予氧疗

D.应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E.纠正电解质紊乱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病情分析,患者有长期慢性呼吸道疾病,此次病情加重、痰多很可能是由于合并感染,患者出现嗜睡症状可能已出现呼吸衰竭,且血气结果亦证实患者已存在呼吸性酸中毒,所以加强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处理,积极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促进二氧化碳尽快排出体外非常重要。所以给予适度的氧疗,提高通气量是正确的。保证患者液体入量,保持正常尿量,也是促进体内改善酸碱平衡失调、纠正电解质紊乱的重要措施,所以适当增加输液量是必须的。感染是本次患者病情加重的诱因,所以选用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是该患者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由于患者目前是代偿性的酸中毒,所以在纠正酸中毒方面的措施应十分谨慎。治疗上应积极治疗酸中毒的病因,主要是改善肺泡通气量,但不宜补碱。特别是选用5%碳酸氢钠来纠正酸中毒,常可因血pH值提高而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填空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1951年9月4日,美国在排除我国参加的情况下召开旧金山对日和会,片面通过对日和约,周恩来 * * 兼外长9月18日发表声明,指出对日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9月8日,美日签订安全条约,结成军事同盟。1952年4月28日,日本政府同台湾当局签订和约。5月5日,周恩来外长发表声明,坚决反对日蒋和约。

———引自李琛《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局面的开拓及作用》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通过右翼炮制的历史教科书,中方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日本政府纠正错误。2003年1月4日,日本媒体披露日本政府从所谓“民间所有者”手中租借钓鱼岛,中方向日本政府提出严正交涉。2004年12月22日,日本政府为李登辉赴日活动发放签证。中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2006年3月6日至7日,中日第四轮东海磋商在北京举行。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关切和反对,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中方提出严正交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日关系的主要特点(1分)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的图一的会面直接导致了什么结果?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2分)图二的会面对中日两国关系产生什么影响?(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日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2分)并分析概括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