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与此情境相关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水→水稻→青蛙

B.阳光→水稻→青蛙

C.水稻→青蛙→蝗虫

D.水稻→蝗虫→青蛙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题干中,水稻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故选D。

综合题

(19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合作中谋发展日渐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的西欧呈现着一个利益多元化与各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多重整合的局面,……而美国……鼓励西欧不但在经济上联合,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也加强合作与联合。这就使得走欧洲联合之路的决策在客观上顺应了美国和法国各自的战略需要,尽管它们的战略出发点完全不同。

——谢伟良《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材料二  1964年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三天后,戴高乐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的承认世界”,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材料三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与法国战略出发点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二中戴高乐总统的预言是否成为现实?(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加以说明。(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欧洲 “既合作又竞争”的原因及目的。(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认识。(2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