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10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和民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司法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司法制度为什么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8分)
材料二:《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强调,我国的司法改革要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不照抄照搬,在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坚持统筹协调、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分步推进。
(2)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9分)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司法制度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起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起阻碍作用。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8分。每点4分)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司法改革要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在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③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点。司法改革要坚持统筹协调、总体规划。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司法改革要循序渐进、分步推进。(每点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给9分)
题目分析:该题以我国司法制度改革为材料,第一问,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角度,分析我国司法制度为什么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首先从两个方面回答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再对应材料内容具体分析。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司法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有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两方面分析。第二问,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要深度解读材料,“坚持从国情出发、不照抄照搬”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借鉴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坚持统筹协调、总体规划”体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循序渐进、分步推进”体现量变和质变关系。
点评:该题两问原理指向向都较为明确,关键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这就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原理要深入理解,能抓住一些关键字眼对材料进行解读。特别是材料二,寥寥数语,却蕴含好多唯物辩证法道理,这对学生的答题功底要求特高,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