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又称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

A.35%

B.25%

C.45%

D.15%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又称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

探究题

                外国专家忆 * *

1998年,在周恩来 * * 诞辰100周年前夕,应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邀请,一批长期在我国工作的外国老专家聚集在北京友谊宾馆的会议大厅,怀着无限的深情缅怀他们的老朋友——周恩来。这些曾为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作过贡献的老人,有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与周恩来结识,有的曾多次受到过周 * * 接见。他们除了在座谈会上热烈发言之外,有的还写成文章回忆周恩来对外国专家无微不至的关怀。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的日本专家高野广海讲了一件令他终身难忘的事情:(20世纪)60年代末,他回到了日本,时值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然而,由于国际广播电台的日语广播受到“ * * ”影响,所使用的语气和词语难以为日本普通听众所接受。高野就此率直地给国际台写了一封信,建议对外广播一定要注意收听的对象和广播的内容。没有想到,这封信竟然转到了周 * * 那里,并引起他的重视。后来,周 * * 在接见两位日本朋友时讲了这件事,肯定了高野的批评意见。两位朋友返日后遂向高野讲述了此事,使他感动不已。周恩来关心外国专家生活的动人事例更是不胜枚举。著名医生马海德先生的夫人苏菲女士回忆说: “我们有什么事,只要找到周 * * ,他从不会过夜处理。”另一位专家说:“和周 * * 说话,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忘记了他是国家 * * 。”在“ * * ”期间,一些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受到不公正对待,只要反映到周 * * 那里,他总是认真对待,指示有关部门尽快办理,不少专家都受到了周 * * 的关心和帮助。爱泼斯坦讲了这样一件事:那时,在《中国建设》杂志社工作的美国语言编辑克艾文是清华大学一位中国教授的妻子,当她的丈夫因“莫须有”的罪名遭到迫害后,她本人也被学校的造反派软禁起来。一天晚上,她悄悄给周 * * 写了一封信,并逃过看管人的眼睛溜到外面,把它投进了邮筒。周 * * 看到了这封信,指示恢复她的自由和在杂志社的工作。早在1946年就与周恩来见过面的美国农业机械化专家寒春深情回忆说,1972年,他81岁高龄的母亲率团访华,不幸在无锡的一家旅馆里中风。周 * * 得知此事后,指示要千方百计进行抢救,来自当地和上海的十几名医生立即组成了抢救小组,旅馆也顿时变成了医院。母亲脱险后, * * 还关照派一名医生护送老人回国。寒春说,他母亲一直活到92岁高龄才去世,这是与周 * * 的关心分不开的。说到这儿,寒春哽咽难语,激动的泪水润湿了双眼……

请回答:读了上面的这一篇短文,请你写一篇读后感。 (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材料的能力、表达能力的考试。  2.作各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福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晋江、石狮、莆田等地“工荒”现象由来已久。今年入春以来,企业为招工使出各种招术,但招到的人数仍不足用工人数。进入第三季度,企业进人一年生产最紧张繁忙的阶段。然而,一方面是企业老板为招工心急如焚,而另一方面众多的外来工又犹豫在招工市场,不敢轻易进厂打工,有的却从工厂卷起铺盖回家。究其原因:仍然是劳动环境的恶劣,导致企业“工荒”越闹越“荒”。  2.在晋江市陈埭镇街头设点招工的一家制鞋企业副总经理告诉记者:“今年的招工真难啊!我们这个厂有两条制鞋生产线,一条线就需要194人,可目前厂里只有90个工人,开一条生产线的人员都不足。为了能招到工人,我虽身为副总,但一样抬着桌子到街头摆摊招人。”同样在街头设点招工的―家企业人事部负责人也在诉苦。他说:“我们这个厂现有工人530人,至少还缺200人,不要说有技术的车工招不到,就连想招5名勤杂工也一直没招到。虽然来找工的人不少,但总要问你押不押身份证,工价怎么样,工资能不能兑现,如果你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问问就走了。”  更多用工紧张的企业,只能长期派出招工人员四处摆摊设点。一名在晋江街头负责招工的雇员说:“早些年招工很好招,你想招多少有多少,可现在招工就难了,而且越来越难。春节过后,我就一直在这里招工。入夏以来,我每天顶着这样的烈日高温,一天下来招不到一个,有时几天甚至十几天都招不到一个,有的工人就是招进厂了,但干不了多长时间又跑了,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天天到街头招聘。  在石狮街头一招工点,一个不肯告诉姓名的外地找工者索性在街头举牌做起了招工生意。他说,只要能找到工人,不管你介绍给哪家企业,就可以拿到介绍费一二百元。“急招、急聘,大量招熟练车工、业务主管、勤杂工,包吃包住,待遇从优”。此字样的招工广告在晋江、石狮的路边、街头、劳动力市场随处可见,形成了当地最引人注目的一大景观。但如“繁荣”的招工景象,却与大量农民工因找不到工作而滞留城市街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目前,晋江市有大小企业近13000家,石狮也有5000多家,两地的外来务工人数达100万人左右。这里的大多企业普遍存在开工不足现象,缺工数起码在1/4以上。而据福建省企调队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春节后晋江市大部分企业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工业企业开工率只有80%~85%,其中陶瓷行业的开工率不足 50%。行家估算,泉州地区缺工量有增无减,“缺工”数仍在20万人以上。  3.“工荒”现象在泉州地区普遍存在。其中用工量最大的晋江、石狮两地因“工荒”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然而,一方面是企业老板为招工心急如焚,而另一方面众多外来工又犹豫在招工摊前,为寻找一家能呆得下去的企业发愁。在晋江、石狮的路边、街头、劳动力市场“急招、急聘,大量招熟练车工、业务主管、勤杂工,包吃包住,待遇从优。”等字样的招工广告随处可见,但如此“繁荣”的招工景象,为什么还让前来找工的人感到如此困惑呢  一名在石狮街头四处找活干的四川农民告诉记者:“广告上说的都很好听,但你进到厂里情况并不是这样,我上了很多次当。其实我们出来打工的人苦点累点都不怕,但最怕的就是老板骗我们,不讲诚信。本来进厂时说得好好的,说工资到年底结算,我们也相信,可到年底真结算的时候,说你这不行,那也不行,扣你的工资不算,连押金和身份证都拿不回来,所以我现在不敢轻易相信广告。”  重庆市酉阳县马旺镇农民饶国根在晋江一家鞋厂务工。他说:“我在家务农是个强劳力,可在这里打工才干了2个多月就感觉承受不住了。因工作时间长,实在太累,工钱又低,想辞了这份工作。”当他向老板递交辞呈并要求索回被欠的1000多元工资时,老板不仅没有给钱还大声责骂:“你不想干,不想干就给我滚!”饶国根说:“不是我不想干,我们离家出来就是为了打工赚钱,辛苦不说,可你不能不把我当人看啊!”  江西省修水县黄坳乡岩咀村的吴美玲说: “我2004年2月14日来到晋江市一家企业务工,至8月14日合同期满连行李都没取就被赶出厂门,但老板还欠我1500多元工资,当我再次回来取行李和讨工资时,老板威胁要向公安局‘110’报警,把我当小偷处理,你说气人不气人”  29岁的吴新华是湖南省衡东县高塘乡塘头村农民,今年4月5日来到晋江市陈埭镇一家鞋底厂务工,因机台缺乏基本的劳动防护措施,5月22日左手就被制鞋机压断了。他说,自从手被压断后,家里没有一分钱收入,一家人生活实在没法过下去。为工伤索赔想打官司,但连起码的诉讼费都交不起。无奈之下他最后选择了4.6万元 “私了”。吴新华还告诉记者,和他同在这家工厂打工的另一位民工也在同月失去了一只手。因求助无门,最后也是选择了4万多元“私了”。  同在晋江联利鞋塑有限公司务工的11名重庆市丰都县农民工同时要求离厂,理由是:老板只知道自己赚钱,根本不管工人死活。我们工作的车间非常闷热,一点都不透风,每天工作时间在13个小时以上,而每个月的工资最多的七八百,少的只有三四百,我们10个人共住一间十三四平方的房间,臭烘烘的,连男女厕所都是共用的,你说让我们怎么呆下去其实,老板知道选择工人,我们工人也知道选择老板,工厂苛刻对待我们,我们只有选择离开苛刻的工厂。  宁夏固原市张易镇田堡村的女工田永华说起自己的务工史不禁泪下。她于2004年3月1日来到莆田市一家电子企业务工,一天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2个多月后的5月25日才领到750元工资,因劳累过度三天两头生病,如今一天的生活费只有3元钱。  来自贵州省平坝县高峰镇湖坝村23岁的黄茂全说:“我去年来到晋江打工,从今年1月到8月就换了18个厂,最短的2天,最长的一个半月,不是工作时间太长,就是工资太低,要么就是老板随意骂你、打你、罚你,让人无法呆得下去。”  4.在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务工的情况下,福建沿海一些地区却出现大量“工荒”,并且越闹越“荒”,这一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如果劳动环境不改善,那么“工荒”现象就永远存在。  晋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认为,产生“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企业老板克扣、拖欠工人工资、劳动时间长、劳动环境不好等因素外,晋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人需要量大大增加,西部大开发,沿海工人向内地转移等也是造成“工荒”的重要因素。但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的劳动纠纷,说明这里的用工环境亟待改善。要真正解决用工环境恶劣问题,一方面劳动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外来工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善待员工是企业解决‘工荒’问题的最好办法。老板是人,外来工也是人。老板要想留住工人为你企业服务,就应把工人当人看,把工人当自家人看,了解工人的想法,关心工人的生活,押身份证,押工资,就算你留下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办了多年企业的晋江华星彩印厂老板柳大约身有感触地说。  福建柒牌集团总经理洪肇奕一番话令人深思:“我们福建柒牌集团经过25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员工3000多人,是晋江市很有实力的企业。虽然过去我们企业也押过工人身份证,扣过工人工资,但这都是短期行为。我深深感到,企业与工人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工人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善待工人就是善待企业自己。”  晋江市361度(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通说得直截了当:“工人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养家,作为企业老板,你哪能随意克扣拖欠工人的工资呢”  福建菲莉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1700名员工的私营家具制造企业,所有的员工都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每天实行8小时工作制,工人按时拿到劳动报酬,企业内不仅有花园式的厂房,还有高标准的集体宿舍、夫妻房、图书室、娱乐室、影剧院,让员工感到这里就是自己的家。该企业劳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好多工人都想进来,我们不愁招不到工人。”

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问题的方法。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