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这是日方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日关系的又一严重事态,这不仅是罔顾历史事实,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在主权问题上,日本政府如果误判形势,只会给东亚的地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链接: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有关部门将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2012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2012年9月11日,央视在新闻联播后首次播出钓鱼岛天气预报。)

用辩证唯物论分析材料。(10分)

答案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对钓鱼岛的管理与声明是从客观依据出发的。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在主权问题上,日本政府如果误判形势,只会给东南亚地区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破坏中日关系发展。③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中中国做到了这一点必然会有利于中日关系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日本与之相反,必将会阻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会阻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题目分析:该题以钓鱼岛争端为背景材料,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分析该材料。学生首先要对辩证唯物论原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有个大致的方向,再结合材料内容对原则的应用进行筛选。“中国对钓鱼岛的管理与声明”是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的事实出发提出的,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错误认识会影响中日关系,说明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日对钓鱼岛的认识会带来不同的结局,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点评:辩证唯物论原理和唯物辩证法原理要明确区分,不能在原理运用上出错或混答,这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基本要求。对材料的准确解读也是该题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会运用原理分析材料,解读材料,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该题难度很大。

问答题 简答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