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某中学课题组以《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对策》为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该课题组在A、B、C三个村实地调研,发现B、C两村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土地闲置浪费严重,A村虽无类似问题,但存在大量重污染乡镇企业,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课题组根据调研,向市政府建议: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统筹布局,科学规划,解决B、C两村的土地闲置浪费问题;关停A村的重污染企业,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该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及建议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

答案

(1)课题组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表明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4分)

(2)课题组在A、B、C三地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整体情况,并建议县政府对土地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了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3分)

(3)课题组针对A、B、C三地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了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3分)

题目分析:本题就是要求回答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及建议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没有其他范围的限制,这就需要考生能准确的提炼出材料的关键词,课题组根据调研,向市政府建议,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可以体现物质决定意识;大量重污染乡镇企业,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课题组针对A、B、C三地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了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点评:本题属于哲学主观题中范围最大的一种考查题,其实材料可以体现的哲理有很多,考生只要能够根据关键词确定出哲理且能言之成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材料分析题

读下列的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约31°N,103.4°E)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见下图),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汶川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资料二:

    地震专家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损坏(或倒塌),一般有12秒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护住头部,就地避震,切忌乱逃生。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次地震中心处于地势第__________级阶梯与第___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

(2)烟台市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内。

(3)我们这里发生地震的机率不大,但仍要掌握必要的避震常识,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哪一种是正确的___________(填字母)。

A.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B.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C.在操场或室外,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墙脚,屋檐下等

(4)图中①②③三个国家,在第一时间向我国汶川地震灾区提供援助。请写出它们的国名。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5)地震发生后,国家调集了大量的食品、药品、饮用水等物资急需运往灾区。请在下列运输方式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___________(填字母)。

A.飞机B.汽车C.火车D.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