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首创精神;二要坚持生态优先,突出乡村特色,体现田园风貌;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在建设上不搞一刀切。
材料二:从1999年11月中国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到2011年11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中国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能力新的跃升。2013年下半年,中国将实现探测器的首次地外天体着陆。
材料三:十八届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31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 * * * * 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⑴结合材料一,请你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建设美好乡村给我们的启示。(8分)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8分)
⑶结合材料三,简述习 * * 的讲话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的。(6分)
(1)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3分)
②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或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3分)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①实践发展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分)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2分)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2分)我国航天科技实践的发展,促进了关键技术的突破,航天测控能力的提升,丰富和拓展了我国对宇宙空间的认识。(2分)
(如果考生仅从实践主体、对象和手段方面说明,可以给4分,但不重复计分。)
(3)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材料强调“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就体现了着眼于整体的方法。(2分)
②要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材料强调“在各项改革的协同配合中推进全面改革”体现了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2分)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材料强调“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就体现了内部结构实现了优化的趋向。(2分)
题目分析:本题回答第(|)问时,我们首先整合辩证唯物论的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等。然后,我们再依据材料,选择回答角度。材料强调建设建设美好乡村给我们的启示。所以解答此题应该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来分析。第(2)问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是如何体现类题型,这一题型是高考中常见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 就本题来讲需要系统优化的方法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
点评: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