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在混凝过程中混合和反应分别有怎样的水力条件?

答案

参考答案:

要使杂质颗粒之间或杂质与混凝剂之间发生絮凝,一个必要条件是使颗粒相互碰撞。推动水中颗粒相互碰撞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颗粒在水中的布朗运动,一是在水力或机械搅拌作用下所造成的流体运动。由布朗运动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称“异向絮凝”,由流体运动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称“同向絮凝”。在混合阶段,异向絮凝占主导地位。药剂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进程很快,故要求混合快速剧烈,通常搅拌时间在10~30s,一般G值为500~1000s—l之内。在絮凝阶段,同向絮凝占主导地位。絮凝效果不仅与G值有关,还与絮凝时间T有关。在此阶段,既要创造足够的碰撞机会和良好的吸附条件,让絮体有足够的成长机会,又要防止生成的小絮体被打碎,因此搅拌强度要逐渐减小,反应时间相对加长,一般在15~30min,平均G值为20~70s—l,平均GT值为l×104~1×105。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 * * 《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出淤泥而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_____________

(3)陶后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两文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