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SARS病毒致病性与流行病学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致病机制:

1、SARS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在细胞内增殖,释放入血后引起短暂病毒血症。从体外病毒培养过程中可观察到病毒对细胞的致病性。推测在人体内SARS病毒可能对肺组织细胞有直接的损害作用。

2、SARS患者发病期间淋巴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可能受损,细胞因子等水平明显提高,肺部有明显炎症反应,目前认为SARS冠状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伤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特点:SARS病毒通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唾液、喷嚏、接触、实验室等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预防措施:1.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2.对疑似患病者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密切观察与之接触者。3.做好患者和重点区域的卫生消毒工作。4提高大众的免疫力。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短文,完成91—95题。
海啸是海底地壳突然起伏引起的海浪。只要海底发生断层位移,就会造成海水运动,产生一连串的海浪,并能以每小时800公里以上的速度横穿整个大洋。它在横扫海洋时还可以获得更大的威力,因此经常会在离[ ]非常远的地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虽然海啸的威力很大,人们在海上却很难察觉到它们。香港天文台的负责人黄永德说:“如果你在船上航行,甚至可能都感觉不到海啸经过,只有当它接近海岸并到达浅水域时,才会变得汹涌。这时,波浪的高度可能是平常的十倍。”当海啸在海槽上形成时,只有几厘米或几米高,进入海岸线浅滩时,其速度会减慢,但高度会增加,冲到海岸时能高达30到50米。虽然山崩和火山爆发也可能导致海啸,但是发生海啸最普遍的原因是海底地震,尤其是像太平洋这样地壳板块运动剧烈的区域。
由于地震波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于海潮在海上推进的速度,地震监测系统就可以在地震发生时,计算它的强度和位置,便于地震学家预告哪些地方可能遭到海啸。苏格兰地震学家戴维·布斯说,2004年年末在印度尼西亚附近发生的海啸没有任何征兆,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袭击了印度洋周围地势偏低的地区,这就是为什么死亡人数众多的原因。他强调说,尽管海啸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但是“如果建立一个尖端的预警系统的话,就来得及发出警告”。
太平洋地区发生灾难性海啸的情况比较普遍,相关国家对预警系统价值的认识也比较到位。澳大利亚一个机构曾经提醒说,印度洋上缺少一个预警系统,但由于从历史上看,那里地震的破坏性不像太平洋沿岸地区那么严重,该地区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缺乏合作,所以没有采取类似的国际预警措施。

下列对海啸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海啸是由于海底强烈地震所引起的一连串的海浪

B.海啸是海底地壳突然发生断层位移造成的海水运动

C.海啸速度极快、影响面极广,总是远离发源地肆虐

D.海啸造成的海浪在横扫海洋时获得更大的威力,越来越汹涌厉害,冲到海岸时,速度会减慢,但高度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