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人类总是在危机中前行,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彼伏此起。历史上的许多危机尚未完全淡出我们的记忆,现实中的各种危机又接踵而至: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健康危机、学业危机、就业危机……面对危机,我们不应听天由命,顺其自然,而要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请以《直面危机》为标题,联系自身实际,用现代汉语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以外,其他文体不限。(70分)

答案

参考答案:范文: 乐观方能“化危为机” 三个推销员领到同一份任务,到庙里推销梳子。 把梳子卖给和尚?谁接到这样的差事谁摇头,谁不知道和尚没有头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虎山是三名推销员面临的怎样严重的危机啊!果然,甲推销员望而却步了,他一无所获,失望而归;乙推销员竭尽所能,以三寸不烂之舌牵强附会,让和尚用梳子刮头皮,勉强卖出几把梳子;唯独丙推销员,不按规则出牌,转换思维模式,在看似毫无机会的局面里发现了良机,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这个有趣的故事寄寓深刻,它告诉我们一个启人心智的哲理:在悲观者那里,世界有无数的墙,困难无处不在;在乐观者那里,世界有无数的门,良机往往潜藏于危机之中。 乐观直面危机,走出人生困境 可曾记得那个双腿残疾“扶轮问路”的作家?可曾记得他笔下喷涌而出的充满张力和生命哲思的文字?二十出头的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突然遭遇瘫痪,心高气傲的他感到天塌地陷,俨然自己就是世界上那个最不幸的人,是被世界遗弃的多余无用的人。他无暇窥看母亲的痛苦,完全沉浸在个人的悲伤与绝望之中,躲进地坛,试图逃避一切。正是地坛里无数涌动的生命启迪了他,是母亲坚韧的生命导引他走出思维的黑洞,转移悲伤,把对命运不公的一切感叹转化成对命运的深彻解读与领悟,用手中的笔,用深刻的文字,写就一条生命之路。  “命运的局限尽可存在,而人类不屈的挑战却不能须臾或缺。”他决定直面人生困境。他以残缺的身体更深刻地体察到生命的本质,那段孤独冥想的时光赋予他的文字以理性的光辉,他独特的心路历程给他的作品加上了眩目的光晕。  “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爱的至高境界。”这是从生命谷底走出的史铁生将绝境留在身后的感慨。正是将一个人至于死地的绝境和危机,早就一份包容厄运的乐观,打通了阻隔未来时的一道道墙,打开了曲径通幽处的一道道门,成就了一个洞悉生命真谛的智者。 乐观应对机会,不断赢得成功 当金融风暴席卷世界的时候,股市一路飘绿,工厂纷纷倒闭,经济一片萧条。人们苦闷忧郁,失落窘迫,有人回家静静等候危机过去,有人发泄抱怨危机烦心,但也有人在这样的危机中把事业做的蒸蒸日上。  听说浙江人在这个冬季盛行吃冰淇淋吗?那是因为有人在危机中看到了商机。当人们都承受着失业、减薪的压力而变得急躁不安时,他们往往会更倾向于冷饮而非热饮来获得冷静,并从冰淇淋的甜味中寻求好心情。而80后90后的人们喜欢标新立异的性格,更是给冬日的冰淇淋生意推波助澜,一时间流行成风。  听说过“DIY经济”吗?正当人们为就业愁眉不展的时候,有人乐观以对发现良机。在追求时尚的时代,年轻人喜欢与众不同突出个性,他们不满足于百货公司里现成的成批商品,于是,手工作坊提倡的“Do It Yourself (DIY)”新消费理念火热升温,并因此成为新的淘金地。与一般的小店不同,它的卖点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制作产品的过程,陶吧、银饰吧、十字绣小屋、纸艺店、手工玩具店、毛线编织吧、水晶花作坊等,对消费者来说,是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体验创造快乐的过程;对创业者来说,则在尝试全新的创业方式。 乐观化解危机,期待大国崛起 从未停歇的战争,遍布全球的经济危机,恐怖主义,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资源破坏,粮食短缺,这个不安宁的世界,处处暴露着危机。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中国以乐观进取的姿态应对全球困境。于种种危机中寻找契机,力图革新,构建理想社会,这是大国的追求和使命。  环境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在乐观者看来,却更警示人们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萧条打击全球复苏经济的信心,在乐观者看来,却更激发世界各国形成沟通了解携手互助跨越难关的共识;贫富悬殊,就业困难,在乐观者看来,却成了政府职能转变、关注民生的契机;三鹿事件一度使行业陷入危机,在进取者那里,却也成了全面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契机。  中国在一步步上升,一年年成熟,中国一次又一次化解危机,走出危机,从危机中踏出了一条大国崛起之路。 良机往往潜藏于危机之中。不同的人面对危机时心态不一样,应对方法也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当然大相径庭。惧怕危机逃避危机甚至悲观绝望的时候,往往只会坐失良机。 乐观方能“化危为机”,打开那些阻隔的墙,打通那些畅行的门。乐观的直面危机,人生可以海阔天空;乐观的直面危机,事业可以柳暗花明;乐观的直面危机,国家可以腾越万里。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