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作品中,为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音乐歌舞史诗的是()
A.《格萨尔王传》
B.《创世纪》
C.《十二木卡姆》
D.《阿凡提的故事》
参考答案:C
患儿张某,女,9个月,主因生长缓慢体重不增2月就诊。患儿近3月来反复腹泻,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每日十余次,病初有呕吐,治疗后好转,食欲欠佳,进食即泻,尿量多,明显消瘦。近2月主要以米粉为主食,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Kg,母乳喂养至4月,添加牛奶及米粉。体格检查:T36.3℃,P105次/分,R30次/分,W5.5Kg,H69cm。精神欠佳,消瘦,皮下脂肪少,无水肿,皮肤松弛无黄染,弹性差,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前囟1cm×1cm稍凹陷,发稀少,干枯,心音有力,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腹软,腹壁皮下脂肪0.2cm,肝脏肋下2.0cm,质软,脾未及,肠鸣音亢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4×10L,N0.45,L0.53,Hb87g/L;粪常规:黄色稀水便,余(一);血生化:ALT55IU/L,AST58IU/L,GGT87IU/L,LDH619IU/L,HBDH227IU/L,TP49g/L,ALB29g/L,肾功能正常,血K3.5mmol/L,Na131mmol/L,Cl96mmol/L,空腹血糖3.5mmol/L;甲肝、乙肝均阴性。
治疗方案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2001年3月15日,北京大学教授于希贤来到抚仙湖,并组织考察组乘坐潜水器潜入湖底。他们利用声呐技术在水深15m处发现第一个目标。有一堵石墙,石料大小不一,每个石块上至少有一面到两面是平整的,带有人工加工过的痕迹。从声呐图上可以看到,该建筑区还具有中轴线和类似普通城市里的“一般居民居住区”。从建筑特点看,它们带有明显的当地黎族的古代建筑风格。没有多久,声呐图上又发现新的目标。潜水器掉头搜寻,发现了一大片呈正南北向建造的建筑群落。群落不大,但石料加工更精细。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十分平整精细,另外所有散落的石块都是有序排列的。这一区域还有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从这些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于教授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区”。绕过石质城墙后,便是所谓的“贫民区”。 于教授说,通过对湖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可以肯定这座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湖底的。该建筑群依山傍水,位于小江断裂带西支的深断裂带上。公元110年东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于教授还说,尽管古城的年代还需要进一步确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抚仙湖底确实有一座陷落的古滇时期建筑群落,且已经初具城市功能,因为具有不同级别的建筑群是判断能否构成城市的重要指标。该遗址面积有2.4km2,比世界著名的“庞贝古城”还要大。由于水下考察时没有发现任何动植物残骸及陶瓷、砖瓦的残片,这给探测年代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但从水下建筑群石料的打制方式来看,湖中古城与滇中发现的长城颇为相似,应与其处于同一时代,即距今约两千年。
对原文最后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湖中古城应与滇中古长城处于同一时代,因为石料的打制方式基本相同
B.抚仙湖古城比世界著名的“庞贝古城”还要大,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C.通过对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抚仙湖古城可能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湖底的
D.抚仙湖古城是一座陷落的古滇时期建筑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