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怎样推动了当时秦国的社会转型?(6分)

(2)材料二中王安石“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的措施有哪些?其实际效果如何?

(8分) 

答案

(1)“坏井田”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急耕战之赏”,打击了分封制下的世袭贵族,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发展;“行县制”使地方分权体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变。(6分)

(2)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3分)效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导致变法失败。(5分)

题目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推动了当时秦国的社会转型即从奴隶制社会向以封建社会的转型,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找出变法措施进行评价即可。(2)材料二中王安石“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是指王安石变法中的具体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找出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然后对其进行评价即可。

点评: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变法运动时新课标高考高考对选修内容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到三次重大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三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商鞅变法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其对推动社会转型的巨大作用,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其对促进民族融合的巨大贡献,王安石变法侧重于其对发展社会经济和改革科举的积极影响方面。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