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答案

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

一是价值理念。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阅读理解与欣赏

答吕翌山人书

韩愈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

  方今天下入仕,惟以进士、明经及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于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不复振起。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非谓当今公卿间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不得以信陵比。

  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门;吾待足下,虽未尽宾主之道,不可谓无意者。足下行天下,得此于人益寡。乃遂能责不足于我,此真诚仆所汲汲求者。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灼灼明矣。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愈顿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自周后文——弊:衰坏

B.各自家——名:作动词用,即“称”意思

C.于语言——工:擅长

D.将以讲去其非而趋耳——是:这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子始自山出     ②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已成熟乎       ②孰能讥之乎

C.①方将坐足下三浴三熏之 ②泉涓涓始流

D.①遂能责不足于我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自我衡量如果世上没有孔子,就不应当有学生排列眼前。意为没有资格招收学生教授学业。

B.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我不能像六国时候那些贵族公子们那样把道义进行交易买卖。作者把自己与六国公子相比,强调自己交友收徒的目的在于传习圣人之道。

C.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吕翌的议论虽然不够恰当,然而能够指责自己的缺失,已可证明不是阿意曲从之流。为此,作者才打算善待他、举荐他。

D.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我想要极力引进您这样能够无所畏惧、不顾个人得失和仁途进退的人到朝廷上去,来进行斗争和补救时弊罢了。由此可见,作者十分欣赏那些拥有正直独立人格的人,希望他们能够改变官场钻营吹拍、随风靡倒的风气,来稳定时局。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写给吕翌山人的一封回信。山人,处在山野之人,指隐士。唐朝不做官的知识分子自称山人的甚多。然而这位吕翌山人想来还是渴望进入仕途的。从这封信中看,吕翌曾经去拜见过韩愈,当是有所求的。

B.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是以乐于提携后进、团结同道著名的,曾和不少人建立师生关系。本文最后作者说要吕翌安心等待,意为准备好好地接待他、举荐他,更可见这种光明磊落的风度。

C.文中就吕翌的不正确看法进行深刻地分析,对腐败的社会风气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大力地标举了正直独立的人格。义正词严而语气婉转恳切,反复抑扬而气势充沛。

D.文中对官场“善候入主意”虽然痛心疾首,但还是可见作者在屡经直言遭祸之后,锐气豪情大大衰减、大不如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谓当今公卿间是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子 贡 问 师 与 商 也 孰 贤 子 曰 师  也 过 商 也 不 及 曰 然 则 师 愈 与 子 曰 过 犹 不 及。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