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出发,中国政府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探求它的成因和本质,梳理其内在机理,才能因势利导、有效解决。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破解环境难题,治理空气污染就是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李克强 * * 表示,空气污染治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材料二 对于治理雾霾,国外城市有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如洛杉矶就成功地实现了消除烟雾,还公众蓝天。这座美国的“烟雾城”就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才初见成效,共有十多个市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制定了五大步骤和二十二个环节。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治理的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被发展带来的排放增量所抵消。洛杉矶的雾霾治理就多次受到来自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的重重阻力,在严格的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才最终取得了这场环保革命的胜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如何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实现有所作为。(12分)

(2)材料二中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过程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2分)

答案

(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或者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治理空气污染出发点是人民的身体健康,政府应明确目标和宗旨,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实现空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空气污染问题的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探究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治理工作的开展。③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政府应该从分析国情出发,认识到治理空气污染的制约因素是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并着力打破这一瓶颈。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洛杉矶治理雾霾耗费将近70年时间,需要克服来自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的重重阻力。说明雾霾治理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洛杉矶雾霾治理工作在严格的立法、执法的推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下,取得了这场环保革命的胜利。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雾霾问题的积累是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长期过程。洛杉矶雾霾治理有十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分步骤和环节进行,每一步骤的完成又为下一步工作开辟了道路,使工作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最终取得这一工作的胜利。

题目分析: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应明确目标宗旨,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方案;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应按客观规律办事;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2)从发展观的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两大问题,一是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二是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前者应主要强调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后者主要强调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结合材料从以上角度分析即可。

判断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