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有两个文件Java_3.java和Java_3.html,其中Java_3.java是不完整的。请完善程序,并进行调试。请在下画线处填入正确内容,然后删除下画线。请勿删除注释行和其他已有的语句内容。
[题目要求]
在一个Applet窗口中,显示一个字符串,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Java_3.java文件源程序: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x.swing.*;
public class Java_3 (1) JApplet {
 public void (2) () {
  Container contentPane=getContentPane();
  JLabel label=new JLabel("Java的诞生是对传统计算模式的挑战!",
                SwingConstants.CENTER);
  contentPane.add( (3) );
 }
}
Java_3.html文件源程序:
<html>
<applet code="Java_3.class"width=300 height=50></applet>
</html>

答案

参考答案:label

解析: 创建了标签控件,将构件加入到用getContentPane()方法获得JFrame的内容面板上。 [程序解析] 本程序是基于Swing的Applet用户界面。在Applet中添加了一个JLabel构件。同时还考查了Applet生命周期的几个关键方法。 (1) init()——Applet运行时,首先由浏览器调用init()方法,通知该Applet已被加载到浏览器中,使Applet执行一些基本初始化。该方法经常被重写,实现设置布局管理器、数据初始化、放置一些构件等功能。本程序就是如此。 (2) start()——在init()方法完成后,将调用start()方法,使Applet成为激活状态。 (3) stop()——当Applet被覆盖时,可用该方法停止线程。 (4) destroy()——关闭浏览器时调用,彻底终止Applet,从内存卸载并释放该Applet的所有资源。 (5) paint(Graphics g)——画Applet界面的基本方法。

问答题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这就是雾.

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人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熔化形成雨.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这就是冰雹.

(1)请根据短文提供的资料,说出以上自然现象主要涉及哪些物态变化过程?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生产、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自然现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灾害,并提出合理利用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降水和减小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建议和措施.

阅读理解与欣赏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位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大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少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皮,做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第1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                                                      

3.第3、4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济南秋山秋水具体景象的描摹。山是从                                                       的不同来写的;水是从                                          上来写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第3自然段写秋山的颜色,没有按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而是先写山腰,再写“山脚”和“山顶”,其原因是                                                            

5.第3自然段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6.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的感叹句,它具体赞美的是                                                                    

7.第4自然段描写绿藻的“绿”,其用意是                                                                                

8.第4自然段中“它们知道它们的那点绿的心事”一句,两个“它们”都是指代                                                 

9.从全文看,作者是抓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来写的。济南秋天的景物特征是                        的;写景物的变化,则融合了                      和客观景物的变化。全文着力写景,但又在描绘景物中渗透了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丰富感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贯穿以全文的线索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