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350万亩粮食生产()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A.主产区
B.核心区
C.高效区
参考答案:B
不同民族、没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惯的外国朋友走进广东,走进我们的生活。为了迎接广州亚运会的召开,某班开展了以“亚运,从身边生活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镜头一:在公交站点及其周围到处是污水的垃圾,并散发出臭味。
镜头二:叔叔、阿姨对周围环境麻木不仁。叔叔还边吃食物,边抛垃圾。
镜头三:路人的伞上有高空抛物,脚下有防污水的工具。
(1)你认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有效的建议?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材料二 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材料三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7年)
1951 法、德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 法德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 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其后,希腊等三国相继加入。
1974 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 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93 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 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
2002 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 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 2007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欧盟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戴高乐的“欧洲观”的核心是什么?(2 分)依据材料简述这一核心的主要内容。(3分)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4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深化的?(3分)
⑶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演时趋势?欧洲一体化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何种趋势?(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