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据《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两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突出特征以及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8分)(2)较之于商鞅变法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的均田制有何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认识。(7分)

答案

(1)特征:商鞅变法:变土地国有制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3分)

北魏均田制:用来均田的土地属国有,授田后,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限制买卖。(3分)

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封建化进程。(2分)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2分)

认识:商鞅变法后,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一种固有的现象,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封建 * * 的巩固,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兼并采取打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现象,但无法根除。(5分)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可归纳出商鞅变法的特点是变土地国有制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从材料二中“露田归还国家”“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可归纳出北魏均田制的特点是用来均田的土地属国有,授田后,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限制买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都促进了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2)第一小问意义结合商鞅变法确立的土地私有制主要的弊端是土地兼并,可归纳出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第二小问认识,可以从“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来分析,如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一种固有的现象,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封建 * * 的巩固,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兼并采取打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现象,但无法根除。。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