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      ;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     带。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   千米。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        

(5)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应发展何种产业?并说明理由。(答出一项即可)                                   

答案

(1)(东经118°12′、北纬33°22′)或(118°12′E、33°22N),北温

(2)150米

(3)4 西北 

(4)丙 

(5)发展采煤或煤化工工业,因为乙村周围有煤炭资源;发展旅游业,因为乙村周围有温泉等资源;发展果树种植,因为乙村地处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果树种植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对外联系,原因是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题目分析:

(1)据图,根据“北大北纬,南大南纬”的原则,可以判断图示甲村经纬度位置为118°12′E、33°22N,我们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划分为五带,该区域位于北温带。

(2)据图可以判断,该等高线图中等高距为50米,煤矿的海拔为250米,温泉的海拔为400米,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400-250=150米。

(3)已知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根据比例尺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得实际距离=1:100000×4=400000厘米=4千米;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知图中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4)根据等高线的的特征可知,等高线一般不重合,不相交,如果在等高线图中有一系列等高线重合,则说明该处为陡崖,据图可知丙处为陡崖。

(5)“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了发展乙地经济,应当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强对外联系,发展该地经济也可以围绕当地资源丰富的特点,想方设法开发本地的各种资源,如针对乙村周围有煤炭资源,可以发展采煤或煤化工工业,;乙村周围有温泉等资源,可以发展旅游业。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