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某机构投资者对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公司进行调研时,发现A公司如下信息:

(1)甲为A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通过B公司持有A公司34%的股份。甲担任A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2009年8月7日,经董事会决议(甲回避表决),A公司为B公司向C银行借款4000万元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发布公告予以披露。2010年3月1日,C银行通知A公司,B公司的借款到期未还,要求A公司承担保证责任。A公司为此向C银行支付了4000万元借款本息。

(2)乙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末期间连续买入A公司股票,持有A公司股份总额达到3%。A公司为B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后,乙于2010年3月5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要求甲赔偿A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造成的损失。甲则辩称:乙在起诉前未向公司监事会提出书面请求,故请求人民法院驳回乙的起诉。

(3)2010年3月10日,A公司公告拟于4月1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董事会推荐了3名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中,候选人丙为B公司财务主管,候选人丁持有A公司股份总额1%的股份。

(4)2010年3月24日,乙向A公司董事会书面提出年度股东大会临时提案,要求罢免甲的董事职务。A公司董事会当即拒绝将该临时提案列为年度股东大会审议事项。3月25日,乙联合持有A公司股份总额8%的股东张某,共同公告拟于4月1日在同一地点召开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4月1日,A公司的两个“股东大会”在同一酒店同时召开。出席“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A公司股份总额为35%;出席“临时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A公司股份总额为40%。后者通过了对甲的董事罢免案,并选举乙为A公司董事。

(5)2010年4月21日,B公司与乙达成股权转让协议。4月23日,A公司、B公司和乙联合公布了该协议内容:B公司将所持A公司27%的股份转让给乙,转让后B公司仍持有A公司7%的股份;同时,乙向A公司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拟另行收购A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随后,甲辞职,乙被股东大会选举为董事。

(6)2010年6月3日,A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决定购买乙控制的C公司100%的股权,该交易金额达到A公司资产总额的25%。2010年12月6日,A公司董事会又通过决议,决定购买乙所持D公司的全部股权,该交易金额达到A公司资产总额的20%。上述两项交易完成后,A公司的主营业务转换为汽车零配件生产。

(7)在上述两项股权交易公告前,A公司的股价均出现了异常波动。经调查发现:乙借用他人账户,于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12月3日期间大量买入A公司的股票;董事戊于12月6日董事会开会期间,电话委托买人A公司股票1万股;A公司秘书庚在电梯中听到公司高管议论公司重组事宜后,于12月3日买入公司股票2000股。因受市场环境影响,上述人员买入A公司股票后均未获利,其中,乙账面亏损达3亿元;戊账面亏损2万元;庚已卖出股票,亏损20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乙、戊、庚是否存在内幕交易行为?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乙、戊、庚均存在内幕交易行为。根据规定,发行人的董事(乙、戊)、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庚),属于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在该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证券,否则构成内幕交易。

选择题
问答题

第二题:市场监管(15分)小林、小方系甲县烟草专卖局稽查一中队市场监管员,主要负责A片区的市场检查工作。2011年7月15日,小林、小方按照稽查一中队的日检查计划,对片区的23户零售户进行了检查。在对零售户 “超群食杂店”进行检查时,发现该户的零售许可证名称和工商营业执照不一致,工商营业执照名称为“超人食杂店”,零售许可证号码为“0123456789”。经询问,店主李某称该店已于半月前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变更,正准备提出零售许可证的变更申请。小林、小方了解到,该店月均进货数量为350条左右,月均盈利1300元。小林、小方向李某发放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变更申请表》,并将这一信息做了记录。在对零售户“桂花便利店”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店柜台内摆有7条没有进口标识的外国卷烟。小林小方二人对该批卷烟进行了先行登记保存,开具了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另外,小林、小王还对本县拘留所内“天天超市”进行了检查,未发现违法违规经营现象。该超市位于拘留所院内,主要销售对象为管教人员和被羁押人员。当日,小林、小方共完成了对21户零售户的市场检查工作,除“桂花便利店”销售无标志外国卷烟外,未发现严重违规行为。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比较“超群食杂店”和“桂花便利店”分别所属业态在销售商品品种、地理位置、销售方式、服务时间方面的不同点。(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