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为 、 。
(2)量得乙村到观察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大约是2.1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
(3)在乙村,同学们实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
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建议该村发展 业,理由是 。
(1)陡崖 山谷(2分)
(2)1.05(1分)
(3)23(1分)
(4)旅游 乙村附近有温泉等旅游资源(或采矿 乙村附近有煤炭资源; 或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或果树种植 乙村地处山地丘陵区适宜果树种植业)(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
题目分析:
(1)图中A、B两处的地形部位分别为陡崖、山谷。
(2)据图中指向标可得,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图中①②③三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是观察点是②,该点的海拔高,无遮挡物,量得乙村到观察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1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1.3千米,其计算公式是2.1×50000=130000厘米=1.05千米。
(3)乙村的海拔高度是600米-500米之间,甲村的海拔高度是100米以下,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在500米左右,在乙村,同学们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23℃。
(4)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建议该村发展旅游业,理由是乙村附近有温泉等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