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其内容是取0、3、6、12、24、48……这样一组数,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天文单位)。在那时已为人所知的4个行星用定则来计算会得出惊人的发现:

行星定则推算数据实际距离

水星    (0+4)/10=0.4天文单位    0.378

金星    (3+4)/10=0.7天文单位    0.723

地球    (6+4)/10=1.0天文单位    1.000

火星    (12+4)/10=1.6天文单位    1.524

读上面资料回答问题。

(1)用提丢斯——波德定则分别推算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与太阳的理论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距日实际距离:

(2)把计算结果和上表中各行星与太阳实际距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请建立一个假设来说明你的发现。(提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木星2.8(天文单位),土星5.2(天文单位),天王星10.0(天文单位)

(2)如果把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依次向外顺延一个位次,即木星48、土星96、天王星192,则三颗行星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推算出的距日理论距离和实际距离基本吻合。由此可以假设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来有一颗大行星。由于某种外力导致该行星破裂,形成众多的小行星。(假设符合逻辑即为合理)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