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植物对重金属产生耐性的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

①植物根系作用: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际化学性质、原生质泌溢,分泌螯合剂等作用限值重金属离子跨膜吸收;

②重金属与植物细胞壁结合:重金属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壁或与纤维素木质素结合,而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

③酶系统的作用:耐性植物中的酶的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仍能维持正常水平,保持正常的代谢活动,而非耐性植物的酶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明显降低;

④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植物体内的金属硫蛋白和植物络合素或其他的金属结合肽与进入植物细胞内的重金属结合,使其以不具生物活性的无毒的螯合物形式存在,从而降低或解除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2分)分析说明图中A到B、C到D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政策性因素。(8分)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6%。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17.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

到2011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注: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告)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6分)

材料三  “民工”:一个过渡性边缘群体(图)

(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请结合材料二,为缓解图中“民工”困境建言献策。(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