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离休干部“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参考答案:

(1)老干部离休后原标准工资(含保留工资)照发,非生产性的福利待遇不变。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按其本人离休前标准工资,每年增发两个月的工资作为生活补贴;1937年7月7日到1942年12月31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按其本人离休前标准工资,每年增发一个半月的工资作为生活补贴;1943年1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按其本人离休前标准工资,每年增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2)在住房、医疗、用车等方面,适当给予优先照顾,可以参加由单位按有关规定组织的健康休养和参观工农业生产建设项目等活动。

(3)离休干部由于瘫痪等原因,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的,可酌情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补助费。需购置病残工具而本人又有困难的,可酌情给予补助。

(4)离休干部除继续享受国家规定的探亲待遇外,还可报销一次探视父母、子女或回原籍的往返车船费。(5)行政十四级、十八级干部及标准工资额高于行政十四级、十八级的非行政级干部,他们离休后,可以分别享受副司局级和副处级待遇。

选择题
问答题

材料1: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上升,悲观预期的程度已有降低,但是知行不一。水、大气以及垃圾污染的治理情况在好转,但是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垃圾污染全方位向农村渗透,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反过来又将对城市生态引发更大的危害,引发环境问题的恶性循环。材料2: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为环境污染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原因在于没有兼顾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面对环境 * * ,各类传媒成为求助的首要对象。但公众的环保权利已逐渐觉醒,伴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更多环境问题的曝光,将有更多的人选择环保 * * 之路。今后,普通公众对公共品属性的环保事业的参与度更高、更持久,也更专业。材料3: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涵盖法律、法规、经济等各领域。政府在法律建设以及环保实践效果方面获得更多的认同。环境保护投资大幅增长,公众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悲观预期正逐渐降低。材料4: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材料5:在国家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安排的4万亿元投资中,尽管直接投向生态环境建设的为3500亿元,但其整体产生的环保效应却是无法计算的。从具体的投向来看,对环保将产生影响的,绝非仅仅是投向生态环境的3500亿元。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环境与经济已高度融合。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是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还是出于未来发展的保障,都必须将环境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对待,使环境保护的投资与经济建设投资相互融合,既要使环保投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又要使经济建设投资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材料6:在4万亿投资政策实施3个季度后,环保部祭出杀手锏。6月11日,环保部对外发出通报,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除新能源及污染防治项目外)建设项目、山东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项目可能会借机卷土重来。企业违法排污可能性加大,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放松内部环境管理,减少污染治理投入,甚至偷排偷放,转嫁污染治理成本。环境监管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材料7:防止“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上马,环保部对部分项目采取暂缓审批或不予批复等措施。坚决不把环保当作地方投资牺牲品。决不能让“两高一资”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重新抬头.二、申论要求

针对背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30分)要求:1.对策建议条目清晰,有条理;2.对策建议具体,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3.文面整洁,字数在6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