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014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产品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于3个月后提交乙公司一批产品,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额)为500万元,如甲公司违约,将支付违约金100万元。至2014年年末,甲公司为生产该产品已发生成本20万元,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甲公司预计生产该产品的总成本为58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该合同确认的预计负债为()万元。

A.20

B.60

C.80

D.100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甲公司继续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580-500=80(万元),如违约将支付违约金100万元并可能承担已发生成本20万元的损失,甲公司应继续执行合同,执行合同将发生的成本=580-20=560(万元),应确认预计负债=560-500=60(万元)。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近年来,钓鱼岛纠纷及其民间强烈反响,中国多个城市群众进行游行抗议。不少民主强烈表示抵制日货,在此过程中更出现一些群众打砸日系车辆的现象。据估算,截止2012年10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经使日系车企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1.4万辆左右。日系车企损失超过2.5亿美元。有网友认为,抵制日货,打杂日系车辆可以严重打压日本经济,是保钓的最好表现。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25日转载了署名村山宏原题为“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购买汽车时,无论买的是哪一款,其中都大量使用了日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不愿意使用日本的零部件,那就必须建立起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汽车企业。汽车是一项竞争激烈的产业,每年最少也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设备投资,还需要多年的研发。中国企业就算拥有丰厚的资金,他们选择的往往都是房地产投资之类的投机方式。日本有很多制造零部件及其模具的中小企业,在小小的工厂里,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工作。日系汽车产业的品质,依靠的就是这些零部件的精巧。如果能够制造出凌驾于日本企业之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中国就不再需要依靠日本企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将更加灵活。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网友观点进行评析。并就如何振兴我国汽车产业谈谈自己的看法。(14分)

材料二  2012年9月11日,日方不顾中方一再的强烈反对和严重抗议,签署了钓鱼岛“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重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受到侵犯,中方将根据事态的发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广大网友纷纷就此发帖。

(2)请你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价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动。(12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