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火中取栗的人

①凡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他曾呻吟或叹息:“上帝啊,孤独地生活值得吗?”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使人不堪磨耐的,于是,凡高这个脆弱的生命在不可解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②在凡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这也是画布对凡高的召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凡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凡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凡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③在凡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震憾的画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凡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接而强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④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凡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同样令人震惊。

⑤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作也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⑥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凡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能将他毁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上覆亡的唯一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和压迫。凡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

⑦但凡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绝不撤退。他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

小题1: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通过评述凡高孤独惨痛的一生和他在艺术上的狂热追求,探讨了他在艺术和世俗间徘徊的心路历程。

B.本文深入探讨了凡高充满矛盾的内心,展示了这位艺术家不屈的精神,字里行间充满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

C.第②段中“看不见的铁墙”,揭露了当时社会像厚重布幔般的愚昧和无知,竟把凡高的杰作诬蔑为可笑的涂抹。

D.第③段中“突兀”和“不可定义”指的是凡高进入艺术史极为偶然,是独一无二的,公认的成规无法解释。E.本文显示出这样一种矛盾:纯真善良的绘画大师凡高一生孤独贫穷,这是现实的悲剧,但却是艺术的幸运。

小题2:请结合全文内容,解释第①段中两个画横线的短语在文中的含义。(6分)

(1)隐士的某种本质(3分)

答:                                                              

(2)不可解决的悖论(3分)

答:                                                              

小题3:“火中取栗”是成语,凡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3分)

答:                                                               

小题4:凡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凡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么?请从③—④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回答。(2分)

答:                                                               

小题5:请就本文第⑥段所说的“不屈和挣扎”的问题,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谈谈你个人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CD

小题2:(1)(3分)“隐士的某种本质”“指艺术的殉道者必须忍受必要的、使人难以忍受的孤独”或“指艺术家要保持最为珍视的艺术生命,而经得起孤独和寂寞的根本品质”

(2)(3分)“不可解决的悖论”指凡高精神上在孤独与被遗弃中创作更为自由,挥洒流淌出神秘的力量;身心又在孤独与被遗弃中持续不断地绝望、崩溃。或指“凡高所处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为了艺术,他必须承受孤独和贫穷;另一方面,孤独和贫穷又加剧他精神的苦痛,使他处在精神和现实的紧张状态中。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小题3:(3分)“火中取栗”原比喻冒风险,白吃苦,未得一点好处。凡高这里指自己的绘画作品和痛苦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已经成为自己痛苦生活的结晶。

小题4:(2分)不顾一切地表达;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或“努力实践理想和使用决心。

小题5:(4分)示例: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勇于同命运抗争,最终成为闻名全球的音乐大师。他的不屈精神已成为人类宝贵的财富,有力证明了“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评分要点:“本文所说的‘不屈和挣扎’问题”,指像凡高一样与命运不屈抗争最终获得成功的艺术家、文学家。“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应是与凡高大致等量级的具有典型性的具体实例。

小题1:C项中 “看不见的铁墙”主要应指凡高在绘画中所遇到的外部世界给他内心造成的混沌和障碍,世俗一般人对他的不理解、误解。D项中“突兀”和“不可定义”,是说凡高进入艺术史是个例外,是独特的现象。“突兀”指“独特”,并非指“偶然”;“独一无二”表述过于绝对。

小题2:(1)关键词:根本、艺术、孤独、寂寞。语言不通顺酌减。

(2)关键词:孤独、贫穷,精神、现实。“两难”1分;“孤独、贫穷”之一,1分;“精神、现实”之一,1分。语言不通顺酌减。

小题3:略

小题4:每答对一句1分。

小题5:举例2分,谈看法2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