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陈小梧,家里之专诸里①。负才傲物,多所凌折。一日,有人投帖于门,视之,“年眷同学弟某拜”也。讶其素无半面,何以来此?而客已金顶华服,闯然而入。兴趣手一拱,竟登上座。陈叩其邦族,客曰:“仆浙之归安人也。遍觅雅流,未曾一睹。今闻小友高才,故尔奉访。”言竟,抵掌捋须,笑傲自若。
陈睨视而笑曰:“嘻,异哉!世有一字不通之辈,而能知我高才,可谓咄咄怪事。”客戄然曰:“仆虽不才,与汝邂逅萍踪,何便知我一字不通,而公然嫚骂?”陈曰:“人之不通,岂在谈文数典?即以君名帖论之,何曾道着一字?”客请其说,陈曰:“君虽遥遥华胄,而我家数代明农,从未挂名仕籍,‘年’之一字,于义何属?至于指称曰‘眷’,我与贵族实无一点葭莩②亲。则此字亦属可删。君游浙学,我隶属吴庠,‘同学’二字,全然附会。我年仅三十有二,而君须髩皆苍,自称曰‘弟’,无乃太谦。适见君入来,举手一拱,即登宾位,长揖且未之有,何言‘拜’乎?试思此一行名帖中,有一字解得去否?谓君不通,确有明征,何曾嫚骂?”客曰:“汝真少不更事,此名帖之俗例耳。”陈曰:“君以俗例待我,尚欲觅雅流于在下哉。”拂袖竟入,客彷徨久之,收蓁名帖,踉跄而出。
铎曰:“制贵通今,礼宜从俗,况命帖之箋者乎?乃竟以此贻笑,始知正平③先生,刺④中字灭,怀而不投,大有卓识。”
【注】①专渚里:相传为专诸的故里,在江苏。②陂革:多用来比喻疏远的亲戚。③正平:东汉人祢衡,字正平,少有才辩,气尚刚傲:④刺:名帖。(选自清朝沈起凤《谐铎》)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所凌折——折:折服
B.陈叩其邦族——叩:询问
C.陈睨视而笑曰——睨:斜着眼睛看
D.适见君入来——适:刚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人投帖于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闯然而入——泉涓涓而始流
C.与尔邂逅萍踪——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客彷徨久之——胡为遑遑欲何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名帖中称陈小梧为“年眷同学”,并非指两人真为同学,而是遵循当时的流俗惯例。
B.客人投帖求见,帖上的言辞甚为恭敬,但客人的行为傲慢,惹得恃才而傲馓的陈小梧逐字批驳。
C.客人遍寻高雅之士而不得,听说陈小梧高才,投帖拜访却惨遭奚落,羞愧而去。
D.作者以祢衡不轻易给人名帖一事为例,讽刺了客人投帖之轻率,自取其辱。
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即以君名帖论之,何曾道着一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年”之一字,于义何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君以俗例待我,尚欲觅雅流于在下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