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这一共同本质是指(    )

A.绝对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相对静止

D.联系和发展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概括了世界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因此,B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不是物质的本质,A不符合题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是联系和发展的,但这些不是物质的本质,CD排除。本题答案选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

周家兵

  我家阳台上有盆野菊花,每年阴历九月就会恣意绽放,金黄金黄地葳蕤无比。我喜欢给她浇水施肥,我们一家人都喜欢这盆每年只开一季的野菊花。它在深圳我家阳台上静悄悄地绽放,然后慢慢凋谢在阳台一隅的花盆中。来年的秋天,它依然在我家狭窄的阳台上恣意绽放。

  这盆菊花是我从湖北老家带来深圳的。在记忆中她就是一直在老家那个山冈上长着,自生自灭,快乐开放。在金秋九月的风中,我和父亲一前一后地走在老屋旁边的那片山冈上。满坡的芝麻黄豆,在飒飒秋风中摇曳着收获的喜悦。只有在山冈上面兀自开满的金黄的菊花,在静默中朦胧而迷人。母亲说把山冈开辟出来,种上麦子。父亲像秋夜月光下的菊花,绽放而静默。母亲叹口气转身回屋,给爷爷冲泡一杯自制的野菊花茶,清热解毒,降火消肿。爷爷入秋就胃热心烦,便秘口苦,头痛目赤。

  深秋,父亲带我爬上那片满坡菊花的山冈,叫我仔细观察快要凋谢的金黄菊花。我仰望蓝天,辽阔高远,大雁南飞,我极目远眺,群山峻岭,满山冈是泛黄的树木,落叶在风中兀自飘零,我周围是依然飘香的金菊,摇曳,葳蕤,怒放。父亲坐在杂草中,点上一支自制的香烟,浓烈的烟草味直刺心肺,父亲剧烈咳嗽,声音在山巅翻滚到山谷,我看着痛苦的父亲在抽搐中不停地大口喘气。父亲在咳嗽之后,指挥着我和他一起用手逐一采摘金黄的菊花,留下突兀的枝和枯黄的叶,在秋风中萧瑟一片。

  在秋雨来临之前,我独自一人在家爬上屋顶收拾晾晒的野菊花,一不小心从屋顶上滚下来,跌落到院子的泥地上。菊花没有被雨水淋湿,父亲和母亲跟爷爷说,今年的野菊花收拾打理得很好,说是我的功劳。我心里美滋滋的骄傲地笑着。我知道,多病的爷爷今年可以像去年一样喝上制作上佳的菊花茶。爷爷的老毛病就可以平缓很多了。

  父亲的病查出来是在我成年的时候,我已经远离了家乡。父亲在爷爷去世之后,就再没有打理那片山冈的菊花了。那片野菊花就兀自在老家那片山冈上生长开放。没有人浇水施肥,秋天来临,山冈上依然金黄一片,葳蕤绽放,秋风送爽,也送来菊花的沁香,在老家村落里飘散游荡。只能是飘散游荡,因为村庄已经人丁不旺,外迁的浪潮在漫山遍野地疯长。

  我也在外迁的浪潮中抵达深圳。我没有在毕业后留在老家,我违背了许多人的意愿,只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夜晚我都在梦中将故乡一遍又一遍地张望,没有了老家旁边的那片金黄的菊花,只有父母依然站立在山冈上期盼我回家的目光。父亲在我离家不久的秋天飘落在故乡的泥土中。那片金黄的菊花却依然在山冈上绽放,父亲却再也不能和我一起采摘菊花。母亲说,自从爷爷去世后,父亲就再没有采摘过山冈上那片菊花了,父亲觉得,再好的菊花茶也没有意义了。

  父亲,我没有亲手为您采摘老屋旁山冈上那片金黄的菊花,再为您制作上佳的菊花茶。父亲,野菊花能扩张血管,又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可是我只为您买了降血压的药物。我知道,您和爷爷一样也有高血压,可我没有明白,您和爷爷一样,多么希望我像当年的您,亲自爬上山冈,为您采摘恣意绽放的野菊花,清洗,阴干,晾晒,冲泡,甚至从屋顶滚落院子的泥地上。父亲,岁月让我终于在您逝去若干年后的梦中才猛然醒悟

  梦中,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

  如今,我家的阳台菊花绽放。

  我找不回父亲的山冈,我只有在阳台上将父母遥想。深圳的秋天没有故乡的景象,老屋在那片菊花金黄的山冈下说不出的凄凉……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盆野菊花在“我”家阳台上恣意绽放,葳蕤无比,而且年年如此。

B.母亲要把山冈开辟出来种麦子,父亲沉默着坚决不答应。

C.山冈上野菊花金黄一片,兀自绽放,反衬出了村庄的人丁不旺。

D.毕业后“我”没有留在家乡远走深圳,心中有一种隐隐的愧疚之感。

2.文章开头从“我”家阳台上的那盆野菊花写起,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岁月让我终于在您逝去若干年后的梦中才猛然醒悟。”从文中看,作者悟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景抒情是本文的最大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说明】
本程序对某电码文(原文)进行加密形成密码文,其加密算法如下:
假定原文为C1,C2,C3,…,Cn加密后形成的密文为S1,S2,S3,…,Sn,首先读入正整数 key(key>1)作为加密钥匙,并将密文字符位置按顺时针方向连成一个环,如下图所示:


加密时从S1位置起顺时针计数,当数到第key个字符位置时,将原文中的字符放入该密文字符位置中,同时从环中除去该字符位置;接着从环中下一个字符位置起继续计数,当再次数到第key个字符位置时,将原文中字符C2放入其中,并从环中除去该字符位置:依次类推,直至n个原文字符全部放入密文环中。由此产生的 S1S2…Sn即为原文的密文。
例如,当Key=3时,原文this is a decoding system的密文为:
aotgnhedi ys d imietsnc ss
当Key=4时,该原文的密文为:
ssdtyd htegiasiscnm e ion
本程序将电码的原文存放在字符数组old中,加密钥匙存放在整数key中。函数decode用于将原文old加密并返回密文字符数组的首指针。其中函数采用一个双向循环链表CODE来表示密文环:函数strlen用于计算一个字符串中的字符个数(不包括字符串结尾符’\O’)。为了简单起见,程序中假设内存容量足以满足动态存储单元分配的要求。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node
char ch;
struct node *forward;/* Link to next node. */
struct node *backward;/* Link to previous node.*/
CODE; int strlen(char *s)
int len=0;
while (*s++!=’\0’)
len++;
return(len);

char *decode(char *otd,int key)
char *New; int length,count,i;
CODE *loop,*p;
length=strlen(old);
loop=(CODE *) malloc(length*sizeof(CODE));
for (i=1;i<length-1;i++)
  loop[i],forward=&loop[i+1];
(1)

loop[0].backward=&loop[length-1];
loop[0],forward=&loop[1];
loop[length-1].forward=loop;
(2)
for (p=loop,i=0;i<length;i++)
  for (count=1 ;count<key;count++
p=p->forward;
(3)
p->backward->forward=p->forward;
p->forward->backward=p->backward;
(4)

New=(char *)malloc((length+1) *sizeef(char));
for (i=0;i<length;i++)
(5)
New[length]=’\0’;
return (New);

void main()
char old[256];
int key, num=0;
printf("\nPlease input the telegraph: \n");
while (num<255 && (old[num++]=getchar())!=’\n’);
old [(num==255)num:num-1]=’\0’;
do
printf("\nPlease input Key (Key>1):");
scanf("%d",&key);
while (key<=1);
printf( "\nThe decode of telegraph:’%s’is:\n’%s’\n",old,decode(old,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