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1年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统计显示,5月份我国CPI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居住价格上涨6.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5%,衣着类价格上涨1.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
(1)如何看待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就预防和抑制这种经济现象的发生给政府部门至少提三个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物价变动和它给民生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即通货膨胀现象。②这种现象会带来的危害有:影响人民生活。存款所代表实物量少了,势必导致人民实际购买力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物价上涨会引起居民心理恐慌,诱发市场抢购风潮,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③产生的原因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人们对未来经济缺乏信心,惧怕物价上涨,把货币尽快出手,引起了货币流通次数的加快。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等,也会引发通货膨胀。
(2)①做好纸币发行量的预测,尽量使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一致。②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流通中的纸币量。③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
(3)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因此,物价变动是市场作用的正常反映。②物价持续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居民的购买力下降,增加消费支出,降低生活水平。③物价持续下跌,会造成企业产品积压,经济低迷,从而影响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