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出师表》选自晋陈寿的《三国志》,出师表,军队出征前统帅向君王所上的奏疏。

B.《三顾茅庐》出自施耐庵、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课文重点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的对待人才的态度,也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雄才大略。

C.《隆中对》出自《资治通鉴》,它是由宋代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主编。《资治通鉴》是

从战国到五代末的纪传体通史巨著。

D.《周处》出自南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文中阐述了“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的道理。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B“《三顾茅庐》出自施耐庵、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写的作者不对,应是“罗贯中‘;C“隆中对》出自《资治通鉴》,它是由宋代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主编”中的出处、作者、朝代都不对,应是《三国志》、陈寿、晋;D“《周处》出自南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中的朝代不对,应是南朝。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