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在等比数列{an}(n∈N*)中,a1>1,公比q>0.设bn=log2an,且b1+b3+b5=6,b1b3b5=0.

(1)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

(2)求{bn}的前n项和Sn及{an}的通项an

(3)试比较an与Sn的大小.

答案

(1)证明:∵bn=log2an

∴bn+1-bn=log2

an+1
an
=log2q为常数.

∴数列{bn}为等差数列且公差d=log2q.

(2)∵b1+b3+b5=6,∴b3=2.

∵a1>1,∴b1=log2a1>0.

∵b1b3b5=0,∴b5=0.

b1+2d=2
b1+4d=0.
解得
b1=4
d=-1.

∴Sn=4n+

n(n-1)
2
×(-1)=
9n-n2
2

log2q=-1
log2a1=4
q=
1
2
a1=16.

∴an=25-n(n∈N*).

(3)显然an=25-n>0,当n≥9时,Sn=

n(9-n)
2
≤0.

∴n≥9时,an>Sn

∵a1=16,a2=8,a3=4,a4=2,a5=1,a6=

1
2
,a7=
1
4
,a8=
1
8
,S1=4,S2=7,S3=9,S4=10,S5=10,S6=9,S7=7,S8=4,

∴当n=3,4,5,6,7,8时,an<Sn

当n=1,2或n≥9时,an>Sn

综合题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三

材料二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乌兰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

材料三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 ……《基本法》共160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

材料四 民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之间的差别可以分为结构性差别和文化性差别两类。结构性差别就是指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别,……世界上许多民族之间爆发的冲突都是由结构性差别扩大成群体性冲突的。……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差别,(注: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民族分裂分子常常恶意地夸大这种差距,并且歪曲差距产生的原因,使之成为引起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切实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交往,在各族群众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国家观念和公民观念,从而夯实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7·5”事件改变不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大局》2009.07.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该材料反映出此制度的哪些特点?(8分)

(2)写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正式确认的标志。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中所述制度在主要目的上的共同之处。(8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一国两制”是怎样协调国家与地方利益的?(4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从长远看,要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该做好哪些工作?(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三项制度的创新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