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参考答案:B
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如下图),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在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温度最高;
(3)取一根约10cm长的玻璃管,用试管夹夹住,然后将玻璃管斜向插入烧得很旺的蜡烛火焰内层,这时会看到玻璃管口有青烟冒出,用一根燃着的火柴去引燃玻璃管口逸出的青烟,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你大胆猜想一下,青烟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4)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时生成了____和____。
男性,22岁。头部外伤后,头顶部及额部各缺损一块软组织,大小均约5cm×6cm,深达骨膜。
注射扩张的液体,错误的选择是()
A.5%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抗生素溶液
D.医用酒精
E.平衡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