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量天尺

答案

参考答案:

量天尺,“造父变星”的别名。要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只要拿一把长尺子去一量就可以测出来。天上的星星离开我们很远,星系、星团等天体就离我们更遥远。那么,天文学家又是怎样在地球上知道这些星系和星团离我们的距离的呢?难道他们手中真有这样一把长长的尺子吗?原来在星系和星团中有一种光度周期变化的变星,典型的是仙王座中一颗我国古称“造父一”的星,所以这种变星称为“造父变星”。造父变星有一个绝妙的特点,它的光变周期愈长,亮度也愈大;光变周期愈短,亮度亦愈小,这种关系称为“周光关系”。

只要我们在星系或星团中测出一颗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利用周光关系就可知道这颗变星的绝对星等。这颗变星看上去的视星等是很易通过观测知道的。

由于天文学上星星的距离,它的视星等与绝对星等之间有确定的关系。这样只要我们知道了这颗变星绝对星等和视星等,天文学家就可计算出它的距离。因为这颗变星就在星系或星团里,所以天文学家也就知道了星系或星团的距离了。由于这些变星的光度都很大,它们好像是宇宙中特殊的指路灯塔,以它的变化着的光芒为信号,向我们指示灯塔的距离,好像一把天生的测量天体距离的尺子。所以我们叫它们为“量天尺”。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三: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编辑,他的新作《后美国时代》更是引发了全美各地的热烈讨论。阅读该引文: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四:截至2009年2月20日,美国已经有14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期。此外,看不到尽头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还萦绕在人们心头。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