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看今天,我们可以尽情地欢呼,因为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成为了我国“太空第一人”;回首中国古代的科技,我们可以自豪地对世界说,古代的中国也辉煌!请你完成下列要求:

(1)天文学的发展令人振奋。关于日食、月食的可靠记载较早出现于我国____________朝时期的甲骨文里;东汉张衡制造了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即________________。

(2)医学的发展令人瞩目。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创立了中医上的“四诊法”;东汉的张仲景写成了《___________》,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高度关注着,比如,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英国,中国,等等。想一想,各国为什么都高度关注高科技的发展呢?请试着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商朝;地动仪。

(2)扁鹊;伤寒杂病论。

(3)谁掌握了高科技的发展,谁就掌握了走上富强的金钥匙,因为,科技的发展是促使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根本动力。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安康,就必须发展高科技,并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阅读理解与欣赏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选自《明史·张淳传》)

1.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御史以淳——属:通“嘱”,嘱托

B.淳期三月必得盗——刻:限定

C.及檄累下,淳笑曰——阳:通“佯”,佯装

D.淳验无实即之——坐:使……坐下

2.下列各组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呼“张一包”——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B. 闻淳言告十八——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久,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何陋

D.今闻吾去归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各句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淳是一个很有为官才能的地方官,他被任命为永康知县后,迅速得到当地百姓的信服。

B.张淳的断案效率是极高的,凡是诉讼的,他都提前定下日期,并按日期快速审判,没有积压的案子,于是人们将他与包公相提并论。

C.大盗卢十八抢劫库藏的金帛,十年都没将其俘获,张淳到任后,御史限期三个月将盗贼抓住,结果张淳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任务。

D.大旱之年,抢劫事件常常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张淳故意将死囚打死,并说成是抢劫的人,以此来震慑百姓,使人们不敢再行抢劫之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