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贵族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与平民阶级相比,贵族阶级享有更多的特权,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利。
材料二:中外古代的重大改革都是以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这些改革措施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1)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奴隶主贵族的不同态度,结合改革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代表的阶级利益分析其成因。(6分)
(2)请概括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中关于土地改革的内容。(2分)并简要分析把土地改革作为主要内容的原因。(2分)
(3)比较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在经济政策上的差异,分析对奴隶制经济所造成的不同影响。(4分)
(1)梭伦:限制奴隶主贵族特权。商鞅: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严厉打击奴隶主贵族。(2分)
成因: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梭伦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2分) 所处时代不同:梭伦处于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商鞅处于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2分)
(2)措施:梭伦改革: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分)
原因:是发展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2分)
(3) 经济政策: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2分)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发展。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制经济,促进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2分)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梭伦改革的“四百人会议”“解负令”“公民大会”“陪审法庭”都是对奴隶主贵族的权利的限制,而商鞅变法中”“按军功受禄”“奖励耕战”是严厉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归咎其原因在时代特征方面双方不同:梭伦处于奴隶制形成时期,而商鞅处于奴隶制没落时期。代表的利益不同:梭伦代表的奴隶主的利益而商鞅代表的是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第(2)题在土地方面的措施 梭伦改革: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而商鞅变法是“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总结从经济政治方面分析实行这些土地改革的原因。第(3)题通过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措施进行比较得出商鞅重农抑商而梭伦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从其结果入手分析这些经济政策上的差异导致的经济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