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教育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参考答案:

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内在结构即教育活动主体参与要素的构成:①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②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③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关系: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活动的外在结构即教育活动种类的构成:以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活动;以教育活动的性质,可划分为教授活动、学习活动和管理活动;以教育活动的时空为标准,可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教育系统的结构: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系统结构是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

教育的功能:(1)从作用对象看,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前者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后者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2)从作用方向看,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由美莫顿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3)从作用呈现方式看,分为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由莫顿提出。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进行的,在教育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形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林嗣环《口技》

  (乙)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咿《核舟记》

1.填空。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甲文段以“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宾客大宴 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因势象形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