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然而怎样才能让这一座座城市成为所有人在兹念兹的“乡愁”,确实考验着各地执政者的智慧、胸怀和良心。
同里以它独特的文化,山水相依的秉性成为中国第一批美丽宜居示范小镇。然而,同里的脱颖而出,恰恰反衬出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更多的城镇盲目建设、缺少特色与个性、“千城一面”的弊病。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想改变一个城市,首先要从改变地方官员的观念入手。对城市的发展要尊重历史,要顺势而为,要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城镇化的各种美好设想要落地,必须要改变过去盲目求大,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发展方式,李铁感慨过去我们的城市化过程中并非没有规划,但规划的并不科学。要遵循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寻求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靠的是科学的规划,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理念。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走“特色城镇化道路”所体现的哲理。(12分)
①“对城市的发展要尊重历史,要顺势而为”,说明推进城镇化,应该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
②“很多城市的功能不能互补,城市面貌千城一面”影响城镇化的质量,说明推进城镇化,应该坚持从矛盾着、联系着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
③“想改变一个城市,首先要从改变地方官员的观念入手”说明,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更好推动事物发展。各级官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3分)
④要改变过去盲目求大,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发展方式,说明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重视量的积累,促成发展。(3分)
题目分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需针对材料进行准确知识定位,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中国走特色城镇化道路。题中对城市发展要尊重历史,要顺势而为,体现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统一;题中很多城市千城一面,体现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中想改变一个城市,首先要从改变地方官员的观念入手,体现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推动事物发展;题中改变过去盲目求大,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发展方式,体现必须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重视量的积累,促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