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某企业2000年度境内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所得税率33%;其在A、B两国设有分支机构,在A国机构的所得额100万元,所得税率为30%,当年企业处于减半征税优惠期;在B国机构的所得额60万元,适用税率35%。在A、B两国已分别实际缴纳所得税15万元、21万元。请做出企业境外所得税额抵扣方式的筹划方案。

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限额抵扣法

境内外所得按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500+100+60)×33%=217.8(万元)

A国抵扣限额=(500+100)×33%×[100÷(500+100)]=33(万元)

B国抵扣限额=(500+60)×33%×[60÷(500+60)]=19.8(万元)

在A国实际缴纳所得税15万元,低于抵扣限额,可全额抵扣。同时,其享受的减半征税的优惠视同已经缴纳允许抵扣。即可以税前抵扣境外所得已纳税额30万元。

在B国实际缴纳所得税21万元,高于抵扣限额,按限额抵扣。

企业当年境内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217.8-30-19.8=167.2(万元)

第二,定率抵扣法

抵扣额=(100+60)×16.5%=26.4(万元)

企业当年境内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217.8-26.4=191.4(万元)

比较:采用限额抵扣法比采用定率抵扣法节省所得税税收24.2万元。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第3年投产,第5年开始达到100%设计生产能力。

项目建设投资80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预计75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5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年折旧费为673万元,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

无形资产在运营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

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末收回。

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1.1万吨,预计每吨销售价为7000元,年营业税金及附加按营业收入的5%计取,所得税率为33%。

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1—11。

表1-11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收益及成本表单位:万元

还款方式:在项目运营期间(即从第3年至第10年)按等额本金法偿还,流动资金贷款每年付息。长期贷款利率为6.22%(按年计息),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3%。

经营成本的20%计入固定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也应计入固定成本),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10%计提。

注:表中数字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其他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问题:

<1>、计算无形资产摊销费。

<2>、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估算表。

<3>、编制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编制项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计算第3年的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分析项目的偿债能力。

<5>、计算第7年的产量盈亏平衡点和单价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