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学习成绩优异。

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A.绝对化要求

B.过分概括化

C.糟糕至极

D.追求完美

答案

参考答案:B, C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有一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在走向成熟时会使市场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平均化,但是我们知道几乎国内外所有证券市场的价格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如果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市场永远不会走到真正成熟的那一天,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所以,我们将无法界定绩优股与垃圾股在价格和投资价值上的差异,也几乎不能清除那些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大肆造假的上市公司。就算是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国证券市场,不也冒出了诸如“安龙”“世界电脑”之类的丑闻。
但是在美国,对造假行为的打击是______的,我们几乎可以用“残酷”这个词来形容。通常情况下,这些造假公司的首脑和相关人员都会______并过上长期的铁窗生活,而且不会有______的机会。或许这就是真正意义的成熟市场,承认价格的扭曲,承认所有的投资者都是为了利益而来,也承认有可能存在虚构利润伪造报表的上市公司,但与此同时法律以极度严厉的惩罚制度威慑着违法者。从这个角度讲,假如我们都理解了“对造假者的仁慈就是对投资者的犯罪”的含义,也许我们的市场就离成熟不远了。
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是必由之路,启动社会需求对经济拉动的杠杆作用将会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制造类上市公司的辉煌是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成长起来的。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随着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准的提高以及对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上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正在不断壮大的消费类品牌将会步入上升轨道。

第三段中用“杠杆”的比喻要说明的是______。

A.较少的社会需求能极大地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B.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需求起着指导制约的作用
C.社会的需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拉动调控的作用
D.中国的消费型经济必将提高国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