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9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候鸟旅站”之称,计有候鸟230多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鹳、天鹅、白肩雕、金雕、秃鹫等41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164种。这里是中国三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每年春秋两季,数以万计的候鸟成群结队来岛上歇息觅食,或就地繁殖。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长岛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1984年以来,长岛自然保护区就开始进行鸟类环志工作,为30多种鸟类、数万只个体戴上了环志,促进了鸟类资源的调查和保护,为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1)长岛是中国三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从行为的获得

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               行为。

(2)迁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             ,前肢变成          ;胸部有发达的            ;鸟的飞行生活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的食量          ;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3)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即每呼吸一次在     内进行       次气体交换。

答案

(1)先天性 

(2)流线形    翼    肌肉    大    气囊

(3)双重呼吸    肺    2

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具有流线型的体型,身体覆盖羽毛,前肢演化为翼,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胸肌发达,用以牵动两翼飞翔,靠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完善的血液循环系统,恒温等,鸟类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呼气和吸气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