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郁去哪儿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

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材料中时间在不断的流逝,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选A。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不肯死去的心

    (1)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和她共同走了

50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就不见了踪影,好在有派出所的帮助才将老人家找回。原来,她一心一意地想着童年时的家,不肯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家人哄着骗着,才终于将外婆留了下来。后来她又忘了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以为他们是群野孩子,要来抢她的饭。她用手护住饭碗,一边用拐杖打他们:“走开,走开,不许抢我的饭。”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2)幸亏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我的母亲。每次看到她,外婆脸上都会露出异样的笑容,叫她“欣欣,欣欣”。傍晚的时候,外婆就会拿个凳子坐到楼下,唠叨着:“欣欣怎么还没有放学呢?”其实欣欣的儿子都大学毕业了。家里人看准了这一点,每当外婆闹着要回自己家的时候,就恫吓她:“再闹,再闹欣欣就不要你了。”外婆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3)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母亲亲自下厨。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她朝四周看了又看,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大筷子菜放进口袋里。主客见了顿时大惊失色,却又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烈,似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那顿饭大家都吃得很艰苦。   

     (4)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也坐了下来,同客人寒暄。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母亲莫名其妙,只好顺从地起身……   

     (5)到了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费力的从口袋里掏出油腻腻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住了,                            。

     (6)外婆呵外婆,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 (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有删改)

1、说说第一段的叙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本文写外婆用了好几个传神的细节,请任选一个加以评点。

                                                                                                                                                         

3、第五段横线处原是对母亲的一个细节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补上这个细节。

                                                                                                                                                             

4、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有的有语病,有的欠推敲(考场作文,在所难免),请分别说明毛病之所在,并说明该如何修改。

    (1)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

                                                                                                                                                          

    (2)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

                                                                                                                                                         

5、分析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1)那顿饭大家都吃得很艰苦

                                                                                                                                                         

    (2)外婆忽地从座位上了起来

                                                                                                                                                         

6、本文最后一段议论,阅卷老师评价很高。你以为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讲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