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①公民大会     ②“四百人会议”    ③陪审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依据所学知识, 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和陪审员。而②是错误的;“四百人会议”是前三个等级的公民可以当选。所以D

项正确。

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二】解体太缓慢了。这种速度,不但不能满足少数先觉者的期待,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中国免受挨打的耻辱与覆亡的危险,这样,政治体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统治者对于死亡异常敏感。在大独裁者、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三】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8分)

(2)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什么事件?结合改革措施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6分)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