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通过前几次的小组活动,我们大家都达成了共识:尽管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不当,但他们始终是爱我们的,他们是我们最信任的人。大家也都认为,一时冲动.向自己父母说狠话、说重话是不对的。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想想办法,如何克制自己的冲动,改善与父母的沟通”。社会工作者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在小组的()。

A.开始阶段

B.中期转折阶段

C.后期成熟阶段

D.结束阶段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小组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在各阶段的任务为:A,开始阶段主要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B,中期转折阶段主要处理小组冲突;C,后期成熟阶段重点在于协助组员解决问题;D,结束阶段主要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因此正确答案为C。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以及陆军和海军技术——这一下就持续了上千年。

公元7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在这一时期,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来自遥远国度的商人和旅行者带来的新东西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而且对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由此造就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全盛时期。

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但中国的政治文化却从那时开始变得十分保守。除了官方允许的对外贸易和笃信伊斯兰教的宦官郑和在15世纪到印度洋进行过海上探险外,中国并没有太大兴趣去宣扬其财富和技术。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江河日下。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不恃强凌弱;传播文明,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胡 * *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影响力传播到隔海相望的日本”,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