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液化性坏死
答案
参考答案:
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减少,或坏死细胞本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水解酶,或组织含有丰富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称为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酶的消化作用占优势,坏死组织发生溶解、液化)常见于脓肿、脑软化等。
液化性坏死
参考答案:
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减少,或坏死细胞本身及浸润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水解酶,或组织含有丰富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称为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酶的消化作用占优势,坏死组织发生溶解、液化)常见于脓肿、脑软化等。
男性,65岁,3年前起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通常于饭前或饭后4~5小时发生,偶尔睡眠时发生疼痛,进食后疼痛可好转。当地医务室诊为“胃炎”服药后缓解。4天前上腹疼痛加剧,服阿托品无效,进食后不缓解,昨日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100g,故来院诊治。体检:口唇略苍白,无发绀,两肺无异常,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0×109/L,血红蛋白 100g/l,尿常规(-),大便隐血(+++)。 |
下列哪项护理措施对该病人不妥()。
A.禁食
B.指导病人进食温凉、清淡流食
C.观察生命体征
D.密切观察大便颜色及量
E.便潜血阴性后可以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食、软食